卡洛斯·克鲁兹-迭斯, 委内瑞拉,加拉加斯(1923-)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1923年出生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1960年至今,在巴黎居住及工作。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克鲁兹对色彩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动态艺术运动”(Kinetic Movement)时期。他对艺术的思考拓宽了我们对颜色的理解,使人们对色彩现象的认知不再拘泥于形式。
克鲁兹-迭斯所提出的命题是基于他为色彩事件定义的空间结构、色彩结构以及媒介,提出了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物理色彩、色彩变幻、色彩感应、色彩添加、色彩干涉和色彩渗透等概念。在这些他毕生研究的概念中,呈现给我们的是:当观众与作品产生互动时,色彩便无需受到形式、表述、象征等各种束缚,能够自在而为地在空间中延伸。
克鲁兹形容自己是一个严守研究原则的艺术家:“在我的作品中,没有任何随意的元素,所有的部分都经过了规划和编辑。只有在选择色彩组合的时候才会加入自由和感性,这时,我的作品只有一个目的:有效的表达我的意思,并且给予观者深刻的印象,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我不是在感性的创作,而是在反映。”
他的作品被多所艺术机构收录,成为它们的永久收藏品,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休斯顿美术馆、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科隆瓦尔拉夫•理查尔茨博物馆(Wallraf-Richartz Museum, Cologne)和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
教育培训背景
克鲁茨-迪兹在1940至1945年间在加拉加斯的美术与应用美术学校(Escuela de Artes Plásticas y Aplicadas)就读,学习艺术教育和手工艺术。1946至1951年间,他在加拉加斯的麦肯广告公司(McCann Erickson advertising agency)担任艺术总监。期间(1947年),他前往美国纽约参加了广告学的课程。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克鲁茨-迪兹决定去欧洲旅行。在1955至1956年,他游历了法国巴黎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在当地亲历了各种艺术运动,诸如几何抽象主义、融合艺术和工业的包豪斯建筑学派思潮。欧洲游之后,他回到了委内瑞拉并开办了视觉艺术工作室(Estudio de Artes Visuales)。麦肯广告公司的工作经验让他逐渐培养出对色彩和色彩理论的兴趣,这些后来更成为了他的作品的标志性元素之一。1953至1955年他在加拉加斯艺术学院教授应用艺术史。同时,他还是加拉加斯《国民报》(El Nacional)的美术编辑和插画师。在广告业累积的专业经验,在摄影艺术上的熏陶,以及在国外获得的崭新艺术理念,这三种影响都激发他在响应和代表了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媒介中探索色彩的概念。
1957年,他回到自己在委内瑞拉的视觉艺术工作室(Estudio de Artes Visuales),开始研究色彩在动态艺术中的作用。同时,他还担任加拉加斯教育部出版物的平面设计师。在1958-1960年期间,他在加拉加斯艺术学院担任副院长和教授。同时在1959-1960年期间,他还在加拉加斯的委内瑞拉中央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印刷术和平面设计。1965年,克鲁茨-迪兹在法国北部城市阿拉斯的鲁瓦诺文化中心(Centre culturel Noroi)担任平面设计师。在1972-1973年间,他在巴黎的法国国立高等工艺美术学校(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Arts)和教育研究大学(Universite d'Enseignement et de Recherches)教授动态艺术技术。在1973至1980年,他担任法国国立高等工艺美术学校学位证书评审委员会成员。在1986至1993年间,他成为加拉加斯高等研究院艺术部(IDEA)的名誉教授和部长。
风格特征
一直以来,克鲁茨-迪兹将全副心思都投入到对色彩、线条和(观众)知觉的研究之中。他作品的视觉风格具有独特的个性,能让人过目不忘。他的作品能调动起观众参与观看的积极性,因为这些作品的色彩会随着观众的移动而发生改变而观众的位置变化又会使得整个作品表达出一种情绪的波动。
克鲁茨-迪兹根据晶格光干涉效应(moire effect)的原理,通过他的独特线条 的构造来制造移动的感觉。图像会随观众移动而变化,因此他把这种图像的变化 效果称为“共鸣”。
1959年,克鲁茨-迪兹放弃了作为绘画媒介的颜料,开始运用光的辐射进行创作 ,其中又以不同波长形式出现的彩色光为主。他经常参照环境、偶发事件和观看 自己作品的经历来找灵感。
因为他利用光线和知觉进行创作,所以需要对环境进行控制。由于对作品的感知 会随着观者的移动而变化,呈现出来的每个独立的影响都被视为是一次“偶然” 。碰巧的是,激浪派群体(Fluxus group)也使用了相同的术语。激浪派艺术家 和克鲁茨-迪兹一样具有国际化的背景,在同一时间段(即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 )内进行创作。
克鲁茨-迪兹一生的心血都集中在由他命名和界定的四种光效应绘画艺术分类上 :物理色彩(Physichoromies),色彩干涉(Choromointerferences),色彩渗 透(Chromosaturations)和色彩变幻(Transchromies)。他所探索的所有基于 色彩的经验都围绕着观众与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展开,光主导着作品和色彩 之间的关系的呈现。在前面说到的4种类型中,最易于推广和实现的是物理色彩 (Physichoromies)。这一类型的作品全部都被冠名为物理色彩 (Physichoromies),并在后面附有数字标注以显示其独特性。同时,他也建造 了消除感觉反应室(sensory deconditioning rooms),向观众提供包括视觉、 声效和触觉感受的一种颅相学式的经验方式。
影响
人们经常把克鲁茨-迪兹跟依赖于运动(尤其是物体的运动)的动态艺术运动相 提并论。但是,相对于艺术品自身的运动而言,作为光效艺术家的克鲁茨-迪兹 更注重观看者的运动。
光效艺术运动(The Op Movement)是直接起源于动态艺术运动(the Kinetic Movement)的,而且经常被视为是动态艺术运动的一部分。克鲁茨-迪兹毕生钻 研色彩和表达他庄重的感受力。他在作品中通过对色彩的强调表现了几何的抽象 形式,以创造出视觉的经验。
正如 克里夫贝尔(Clive Bell)所言,克鲁茨-迪兹对色彩、线条和空间(环境)的钻研使他的作品拥有了意味深长的形式。克鲁茨-迪兹把色彩和形式都还原 到基本状态,在无需使用自然主义想象的情况下让它们与观众在情感层面上建立 关系。贝尔将美学上的情感定义为一种观众在与艺术品建立联系时产生的独特的 反应。克鲁茨-迪兹通过不断地变幻线条和色彩,主动地将观众带入到这一经验之中。
由于对光线和色彩美学的关注, 他得以位列于包括了修拉(Seurat)、塞尚 (Cezanne)、阿尔伯斯(Albers)、法兰克-斯黛拉(Frank Stella)在内的色彩大师之列。